海口新坡镇潭丰洋湿地古石桥。海南日报记者李幸璜摄
海口城西镇美元村的吴太史公桥。龙泉摄
桥梁是路的延伸,它们静静地横卧在河流之上,桥墩扎根河泥,撑起一道道便利的水上交通线。在古代,海南岛道路交通不便,江河溪流上往往以浮渡为主,而在史志中自宋代起,海南有架桥记载,多以木桥、石桥为主。
行走在乡野山间,还能寻到少数明清时期流传下来的古老石桥,除去覆盖着的藤蔓,残破的石砖讲述着数百年的风雨历程;而在车水马龙的城市,木桥石桥已换作了钢筋水泥,但那些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名称,一词一字记录着走过的历史。
琼岛古来桥梁多
在海口市琼山区新坡镇仁南村的西南面,沃宋河溪水汩汩流淌,在河水之上两座桥并排而立,较高的是钢筋水泥建造,虽然看起来栏杆霉迹斑斑略显老旧,但仍能看出是近代的建筑。较矮的一座桥看起来则是荒废已久,桥面下已是杂草丛生,桥洞石壁已长满了青苔。
这座长约30米,宽约3.5米的玄武岩石桥,被当地村民称石桥或大桥,因为在仁南村附近而被外人称为仁南石桥。桥全部用火山石头砌成,有五个拱形桥洞,桥墩像船形,迎水一面削尖,既能减轻流水对桥的冲击力,又可节省石料。据《中华古迹》一书介绍,仁南石桥建于清乾隆年间,是海南较有代表性的石桥之一。
在石桥上游约50米的河岸上,有一块“重修大桥”的老石碑,但由于碑体表面风化严重,碑上文字已经辨认不清。而在民国《琼山县志》中,根据地理位置推测,关于这座桥的记载也只有“石桥,在县南六十里宅念都,上竖栏杆”。
因为降水充沛,水网较密,海南地区在古时候桥的数目不在少数。咸丰《琼山县志》中,仅在琼山地区,能记录清楚名字的桥梁便有多座,更不用说乡人为了方便出行自行搭建的无名小桥。
三亚市海棠区政府驻地为藤桥村。据民间流传,在唐初这里还没有藤桥这个名称,只有一条一字形60米长4米宽的铺子市,称正街。在唐贞观年间,吉阳县分界塘村(今东溪村)人用大红蔓藤,把东河两岸的水秧树用藤连结,用网形的藤织为底线,铺垫竹排为藤桥,让行人过河进市,此地因而得藤桥之名。
多数的古桥到如今或是遗迹难寻,或是经过多次重建已看不出古韵,但它们不变的名字,依然承载了许多过去的记忆。如今海口市琼山区府城洗马桥横跨美舍河,每日依然人来车往。早在数百年前,这里就是府城向南的一个交通要道。史志记载,洗马桥建于宋代,又名驭仙桥,相传自外出归来的官员,回到此处要洗净马匹方才入城。
以木石结构为主
遇水搭桥,海南古时候虽然桥的数量不少,但却不似江南水乡,一般将桥打造得十分精致,而是更讲究方便实用,而且古代桥梁主要以人行、畜力车为主要荷载,大多凭经验设计。海南的古桥,看似少了几分小桥流水的雅致,但却多了一些“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的开阔与闲适。
在海口龙华区新坡镇光荣村委会月塘村北,曾有一座始建于清嘉庆二年(年)的绩龙石桥(又称续龙桥),曾是海口发现的保存相对完整、规模较大的古代桥梁建筑之一。在民国《琼山县志》中记载“续龙桥,在梁陈一都。乾隆年间,武生陈美金集众同建,有碑。”
绩龙石桥修筑技术精湛,造型工艺独特,整体由石料搭建而成,南北均有石路与之相连,石板纵横相连。桥的结构是三孔四墩平面形,桥墩是立柱加六条横梁构成,桥墩之间的桥面是青石板铺成。令人惋惜的是,该桥年在施工中已被拆除。
海南古时候的许多桥,都经历了先以木桥修建,然后经风雨而毁坏,再以石料重建的过程。各地县志中记载有许多,如光绪《澄迈县志》中记载“沙地桥在县西沙地水。原以木建,明成化间用石。训导刘孟纯为记。后更官路于那黎水桥边。”“西峰桥在西峰驿,初以木建,明成化废寅,同稍阳桥以石修之。”
康熙《文昌县志》中也提到,长岐桥在县城南面六十里,一开始只有舟渡。明代正统年间,土官典史林坚为建了一座木桥。到了成化年间,本府同知王叔文又用石料修建。可惜不久后便坍圮,只能“仍以舟渡”。
琼岛南部取石不如北部便利,在史志中南部一开始所建之木桥更为常见。《崖州志》便有许多记载,如“多零桥州东八十里,元以木建。”“多银桥,州东一百二十里多银铺,元以木建。”官道也是如此,“新村桥,州东二十里新村铺官道,木架,每年訢村人修理。”那时的桥重修也多是用木料,“长山桥,州东五十余里抱袍村,成化十年重修以木。”但木质桥梁不易保存,今天在海南所保存下来的古桥几乎都为石桥。
修桥补路功能事
“人过五十,就该修桥补路”,类似这样关于修桥的民间谚语还有许多,如“修桥补路头一功”。修桥与补路齐名,俨然成为热心公益事业的代名词。连《西游记》中白骨精骗唐僧时都会说“我丈夫是个善人,一生好的是修桥补路,敬老怜贫。”
在海南古桥的历史里,与功德事有关的修桥故事同样比比皆是。博拦桥,在海口府城东南30公里的陶公山下,也就是今天的三十六曲溪上,曾有一座博拦桥。原本这桥又小又窄,遇流急时总有渡河者溺死。清朝道光十一年,当地的陈传敬、杜庄、杜宗元等人一起改建,建成后高八尺,长三丈二尺,有三座水门,并砌在六丈石路,人车都能通过,于是这座桥和几位的善举便流传为当地的佳话。
修梁铺路,在古代也被视为“王政之一端”,不仅是乡官士绅造福故里、留名于世的美差,僧侣广结善缘、济世渡人的举动,更是官吏治国爱民的体现。凡是修桥的官员,往往也能留名史志。
康熙《琼州府志》中记载,儋州“登东桥,东郭外。明嘉靖四十年,训导刘都修。”“迎恩桥,州北半里。旧以筏渡。明成化间,知州罗杰以石建桥。”“新小江桥明万历二十九年,吏目林五伦创修。四十二年,知州曾邦泰重修筑固。”
除了记录功德,体现治国爱民的政绩,许多古桥的故事也成为当地成风化人的典范。在文昌紫贝岭下的信用桥,原名太平桥,明代文昌人陈是集赶考时和嫂嫂行至太平桥,嫂嫂跌入河中,陈是集立誓“吾若得中,必修此桥。”后来陈是集中了进士外出为官,在返乡后信守承诺捐资修复了太平桥。
在海口市城西镇美元村北米处,有一座吴太史公桥,古桥建造于乾隆年间,是当时的翰林吴典,为了让住在珠良村他的老师周继材方便前往府城、集市修建,而当地的村民也享受到了桥的便利。而到道光年间,吴典的后人又将桥重修并加高,这在当地流传为尊师重教、造福乡里的佳话。(记者梁君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