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岁参加革命的琼崖纵队女战士廖志云天

廖志云,女,年8月10日生于海南省琼山县(现海口市琼山区)。自幼父母双亡,与哥哥相依为命,少年时代在哥哥的影响下参加革命,年正式参加广东省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纵队(史称琼崖纵队)。“那时候我十多岁,胆子大,就参加革命,给他们做联络员。”在廖志云家,老人依稀记得以前为革命部队做联络员的一些情况,“我还有一个哥哥,也是给家乡当地的抗日部队做联络员。我们的父母早亡,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样子,在哥哥的影响下,我也给抗日部队做联络员。”

党组织在村里的小小联络员

“我当时年龄小,不懂事,胆子大。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是我当时参加革命的想法。”谈到她参加的琼崖纵队,廖素云豪情犹在。琼崖纵队的前身是年在琼崖特委领导下的琼崖讨逆革命军,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共琼崖特别委员会和琼崖军事委员会于先后在文昌、琼山等县组建琼崖讨逆革命军,并举行武装起义。11月,琼崖讨逆革命军改编为琼崖工农革命军,年2月改称琼崖工农红军,年底在国民党军的“围剿”下受到严重挫折,余部转移到定安县母瑞山。

年冬,成立琼崖工农红军独立团,次年扩编为琼崖工农红军独立师。9月,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1独立师(后称第2独立师)。年7月,第2独立师在国民党军的“围剿”下遭受严重损失,余部在特委书记冯白驹等领导下坚持斗争,后组建琼崖工农红军游击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共琼崖特委与琼崖国民党当局达成协议,于年12月将琼崖工农红军改编为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冯白驹任队长。年2月,日军侵入海南岛,独立队积极组织游击作战。3月,扩编为,建立了琼(山)文(昌)根据地。同年10月,独立总队与中共中央及中共广东省委恢复联系。

年2月,独立纵队建立美合抗日根据地;9月,部队恢复政治委员制度,冯白驹任总队长兼政治委员。13岁的廖志云在这支部队的发动下参加了革命,成为村里小小联络员。“那时候,共产党的游击队发动群众参加抗日,说人民群众的力量大,每个人都可以为抗击日本侵略者献计出力。作为联络员,因为是小孩子,我白天呆在村子里,一发现敌人就吹口哨,之后就和同志们隐藏起来。洞口盖着草皮,我们在地洞里隐蔽,听到敌人脚步声的时候,不敢出声,大气都不敢出。现在想起来都害怕,没那个胆了。”说起做联络员的生活,93岁的廖志云同志记忆犹新,“实在找不到地洞躲藏的时候,我们就爬到树上去,下面的敌人很难发现。”她的这些讲述,可以从冯白驹的相关回忆中得到印证。“我们还为党组织识别村里的好人和坏人,及时反应村里变化的情况,是好人的就告诉组织,发展参加革命。白天的大多数时间,我们都在地洞里睡觉、休息,晚上才出来活动。即使要出去活动,先要仔细观察周边情况。没人了,才能出去,联系组织的人,及时报告村里情况的变化、送情报等。那时候,共产党员都住我们村里,对面村住的是国民党方面人员。村里的内奸、特务很多,一般人都不知道,但联络员知道,我们就这样随时把村里情况向组织反应。”

革命不怕死 怕死不革命

年1月,独立总队转移出美合根据地,后与中共中央及中共广东省委中断联系。在年5月展开的对日作战中,三次袭击伪军据点,毙敌30余人,拔除了设在琼文腹地的日军美德据点,巩固了琼(山)文(昌)根据地。先后建立了琼山、琼东等县级政权。11月10日,琼崖东北区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冯白驹任主席。抗日民主政府不仅团结岛内倾向抗日的各民族、各阶层人士,还积极主动地争取海外爱国侨胞的支持和援助,感召他们为抗战服务,或从政参军,从而建立起更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先后建立了琼山、琼东等县级政权。11月10日,琼崖东北区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冯白驹任主席。年5月底日军对根据地进行全面扫荡,反复“清剿”分割“蚕食”根据地。同时,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摩擦,海南抗战进入困难阶段。总队灵活运用游击战,充分依靠包括黎、苗等少数民族、侨胞在内的人民力量,抗击日军5个警备队余人和伪军人的野蛮残酷进攻。正如冯白驹事后回忆所说,“不是山藏人,而是人藏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就这样将日本侵略者陷入琼崖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年夏,总队领导机关转移到澄迈县,挫败日、伪军的“蚕食”和“扫荡”。年秋,独立总队改编为广东省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纵队。年7月初,建立起白沙抗日根据地,继而对日、伪军实施反攻。抗日民主政府不仅团结岛内倾向抗日的各民族、各阶层人士,还积极主动地争取海外爱国侨胞的支持和援助,感召他们为抗战服务,或从政参军,随之建立起更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廖志云告诉记者,介绍她参加广东省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纵队的,是当时乡里的妇联主任韩英。“年8月1日晚上,我们那里的妇联主任韩英告诉我,要带我去参加独立纵队。我和她连夜赶到琼山县城,见到了部队的同志,被安排在司令部做后勤工作。到现在好多人的名字我都忘记了,只记得妇联主任韩英,部队的司令员是冯伯驹,还有一个是胡耀南,不记得职务了。”谈到参加革命队伍的过程,老人如数家珍。

跟随部队在以五指山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转战六年后,廖志云又回到了海口,她的家乡琼山县尽在咫尺。等到她终于抽出时间,回家探望的时候,六年没有消息的哥哥已经为革命献身了。乡亲们告诉她,哥哥和当地党组织的领导都在“清剿”的过程中被国民党抓住,吊在大树上,要交代她的去向。他们拒不交代,结果就惨遭杀害。“乡亲们说,哥哥和那个领导被他们吊在大树上,用刀子割掉脖子的动脉血管,死得很惨。”说道这里,93岁的廖志云老泪纵横。“这么多年了,我从来都没有给人说起这个,包括自己的家人。因为太伤心了,我们从小都没父母,我不愿意提起。”听到记者的抱歉,老人补充道。

革命是块砖那里需要那里搬

“参加广东省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纵队后,我就随部队去五指山开展革命工作。在司令部做护士、宣传、勤务、信息等方面工作,非常繁忙,做的事情也比较杂。还要跟着领导,随叫随到,休息、参加训练等都要看他们的日程。”廖志云谈起在琼崖纵队司令部的工作,这些零碎的记忆断断续续地闪现出来。“五指山的工作条件很艰苦,蚂蝗特别多,我的脚都被咬烂了。非常害怕蚂蝗,睡觉怕、走路也怕呀!那里的黎族老百姓非常热情、团结。不穿衣服,就拿一块布围在腰上。到了家里,给你做饭、喝酒,如果不吃不喝,就是瞧不起他们,就不和你说话,我们的工作就无法开展。那一段时间的工作条件虽然艰苦,但还是熬过来了。”

年春,广东省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纵队改称广东省琼崖游击队独立纵队,为对付国民党军进行“清剿”,独立纵队主力撤出白沙,随后便恢复了与中共中央的联系。年10月,独立纵队解放白沙全境,建立了五指山根据地,并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独立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冯白驹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年9月至年夏,琼崖纵队集中主力向琼崖国民党军发动三次进攻,进一步扩大和巩固了根据地。但在年秋,又遭到国民党军“清剿”,琼崖纵队遂转入反“清剿”作战。同年12月,琼崖纵队遵照中共中央军委指示,集中全力做好接应渡海登陆作战的准备。年3月,先后四次接应第四野战军渡海作战兵团2个加强营和2个加强团,助其成功登陆;直至4月,接应渡海作战兵团主力强渡琼州海峡,登陆海南岛,配合野战军追歼国民党军,至5月1日解放海南全岛;7月,琼崖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军区,隶属中南军区。

海南解放后,廖志云在海南参加土改、清匪等运动,年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举家迁居毕节地区赫章县,继续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开始那几年,感觉实在太苦了。因为我说话,这边的人听不懂,我也听不懂这边的人讲话。在赫章县我的工作频繁变换,先是在钢铁厂、沙石铁厂、档案馆、县委、县政府、招待所等,在离休之前我家在赫章县沙石铁厂与县城之间频繁地搬家,前后来回五六次,离休之后才定居。”提到在赫章的生活和工作,廖志云说。

“在我的记忆中,我家总是在搬家,我们在赫章一中读书时就住在沙石铁厂(距离赫章县城约30公里)。”廖志云小女儿记忆犹新地说。“到了赫章之后,组织上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从来都没有什么怨言。我就是这样老老实实干革命呀,以前不是说‘革命是块砖,那里需要那里搬’的吗。过去说老实人不吃亏,现在说老实人太吃亏,这是近期来看的。说实话,现在党的政策还是英明的,长期来看是不会让老实人吃亏的。我们几十年过来了,年轻时候感觉吃亏,现在看来还是不吃亏。你们现在还年轻,要好好工作,听党的话,把工作搞好,什么都不要想,机会总是要给你们年轻人的。”采访快要结束时,廖志云这样总结自己在革命和工作的人生感受。(作者单位:毕节试验区杂志社)

刘宇浩

编辑肖大熙

编审李文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38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