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盐田上辛苦劳作的莺歌海人。孙诺摄
俯瞰莺歌海。孙诺摄
■海南日报记者梁君穷
一侧是一望无垠的大海,一侧是高耸延绵的群山,在这琼岛的西南一隅,在这山海相拥的地理标志点,不知是怎样的地质变迁,物换星移,才成就了如今这一马平川的开阔滩涂。
莺歌海,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如今谈起它,许多人只觉这是一个岁月静好的渔港小镇,而在许多国人的记忆深处,莺歌海盐场是地理教科书中的一个记忆碎片,是青少年时代对祖国南疆大好山河的向往。
相比洋浦的千年古盐田和东方盐场,莺歌海盐场开发要晚很多,仅有几十年历史,却是华南地区首屈一指的盐场。从战争年代到现在,一代代人的坚守,化作数十年来一格格晒盐池,一座座盐堆,如初雪般澄澈人心。语言很难准确描述莺歌海盐场所具有的历史厚重与现实沧桑,只有走进它,于细微处体悟,才能更好理解这片土地的“咸”与“甜”。
鬼斧神工盐是人与海的天然纽带
“不用来生产盐岂不可惜了。”走访过程中,谈到莺歌海盐场的自然条件,总有盐场老职工发出这样的感慨。
是大自然怎样的鬼斧神工,让莺歌海盐场成为晒盐的宝地?首先,向南看去,莺歌海之滨,有十几公里长的天然大沙堤,沙滩平缓绵延,形成一道既可以防汛又可防浪的沙坝;而在北面,高高耸立的尖峰岭和连绵的群山,倒像是一群忠诚的卫士,为盐场挡住了来自北方的狂风暴雨。
因此,这里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太阳持续地向地面喷洒光热,这里强烈的光热条件,使海水从纳潮到成盐只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盐业生产条件十分优越。
又由于近公顷的范围内,三分之一为沼泽和咸湖,盐场周围没有能排注大量淡水的河流,导致海水不易稀释,所以,莺歌海海水的含盐度极高。盐是人与海在此处的天然联系。
顺着盐场的夹竹桃大道走,会经过两座桥,分别是纳潮一桥和纳潮二桥。俗话说,有纳潮桥便会有纳潮口。顾名思义,纳潮口是根据海水潮位高低收纳海水。在盐场的纳潮口处,潮水从海上涌来,带来了许多海沙,海沙在纳潮口处淤积,挡住海水的去路。
海水从纳潮口进入纳潮沟之后,便进入了纳潮闸,然后通过纳潮闸进入蓄水池,盐场人称此地为大湖。大湖负责海水的蓄积,海水在这里经过初级蒸发,然后进入公顷的蒸发池。
从大湖进入蒸发池,再到初级滩、中级池、高级池等等。随着时间的流逝,海水越往里走,水分不断蒸发,盐的浓度便越高。高空俯拍,可见绿莹莹的蒸发池,黄澄澄的卤水池,白晶晶的结晶池。
浓度不同的池区,在阳光下,散发出不同的色调:天青、浅黛、轻黄、淡紫……多公顷的大平面,便像棋盘一样摆在眼前,那远远近近的池滩,整整齐齐,鲜明耀眼,仿佛一格格的“天空之境”。
当海水来到净盐池,它已变成了奶白色,水里飘着一层层结晶的盐花。细看之下有棱有角,像宝石花,日光下闪闪发光,让这里远看如同一片亮晶晶的水晶湖。海水走到最后,告别了水分,便造就了盐田盐山的别致“雪”景。
“盐田万顷莺歌海,四季常春极乐园。驱遣阳光充炭火,烧干海水变银山。”刚好在一个甲子前,郭沫若用诗歌来赞美莺歌海盐场,既写出此处自然环境之美,更以“烧干海水变银山”这样极富浪漫豪情的文字赞美了人力的伟大。
赫赫有名莺歌海的盐是“甜”的
上了年纪的盐场职工,对那首献给莺歌海人的歌依旧十分熟悉:我爱莺歌海,盐田如雪白,清清的流水飘着红云彩;草是我们除,路是我们开,汗珠结成满地银,枪不离手志不改……从“盐田如雪白”的美景到“草是我们除,路是我们开”的豪情,这首歌带出了盐场开创之初的往事。
“创业的英雄到哪里,哪里的江山更可爱。”《莺歌海盐场场志》序言中这样写道。年3月,多名转业、退伍官兵乘着军舰来到莺歌海,缺淡水,他们就从数十里外运过来;缺蔬菜,就改良盐碱地;缺房屋,就搭建茅草棚……他们用“以一当十,十当百,誓把荒滩变银山”的豪情翻开了海南制盐历史新的一页。
几十年的光阴过去,山河巨变,莺歌海盐场不复当年的盛景,但有一件事却在当地人口口相传中始终没变。“莺歌海的盐是‘甜’的”,许多莺歌海盐场职工都提到这句话。盐怎么会是甜的?尽管老职工们造出的盐可能比许多人吃过的饭还多,但这句话还是令刚到此处的游客诧异不已。
当游客听完老职工们讲完盐场的故事,从他们脸上看到对莺歌海盐的骄傲和自豪,游客也许便会理解到这是一种对生活和历史的形象比喻——莺歌海盐场曾带给他们甜蜜幸福的日子。
但当你走进盐田时,盐田工人一定要请你尝一口刚晒出来的盐,还会问你有没有“回甘”,这一切让你觉得,这不仅仅是一个比喻。
接下来,老盐工会一本正经地为你介绍,早期的古法制盐只把水分蒸发干,剩下的结晶还有氯化镁、硫酸钙等其他成分,便会带有一些苦味。
古法制盐在莺歌海一带早已有之。莺歌海盐场一带原属古崖州,古崖州更早又有宁远、振州等称谓。《新唐书·地理志》明确记载“乾元元年(年),琼山、宁远、振州等县有盐,近海百姓煮海水为盐,远近给。”
莺歌海盐场成立后,制盐工艺有所改进,盐是海水经过多次提纯的结果。原来,海水在不同的盐度时,经过四次蒸发、结晶、提纯,不同的成分分别结晶。等到高度提纯时,剩下的就是氯化钠成分,盐的纯度比较高,没有其他杂味。这大概便是“莺歌海的盐是‘甜’的”这句话的根据。
风情万种广袤盐田蕴万物
步入莺歌海盐田,在雪白的阡陌纵横间可见好几段已经废弃的铁轨。这些铁轨虽已锈迹斑斑、枕木腐朽,但它们整齐排列在盐田中,向远方伸去,犹如巨人用钉耙在此犁出历史印迹。当然,我们不妨走出历史的沧桑,去遇见一个更明媚的莺歌海,这里万物生长,有万种风情可与人说。
莺歌海盐场之所以赫赫有名,除了它丰富的盐业资源,更在于那一片美丽的海。莺歌海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是我国著名的渔场。它还拥有美丽的海湾和沙滩,吸引着中外游客前往观光驻足。盐田、沙滩、海水、美景等组合成莺歌海形象,已然成为海南新名片。
在莺歌海的海湾,退潮时,可以看到绵延的礁岩沿岸分布,石面上遍布青苔及红棕色海草。海水冲刷出的石窝,蓄满海水,仿若一个袖珍的海底世界,有鹿角海花、太阳海葵、石蟹和各类叫不出名的小鱼小虾。让人不禁慨叹,生命的渺小与伟大竟在这里如此契合。
前往莺歌海盐田,须经过一段约3公里长的夹竹桃大道。莺歌海长夏无冬,因而夹竹桃的花期也较长。盐映夹竹桃,白衬红粉色,它们在阳光下热烈地盛开着,迎接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夹竹桃生命力强,耐盐耐碱耐旱,象征着莺歌海人的吃苦耐劳精神。
莺歌海除了盐场文化,还有特点鲜明的渔耕文化。莺歌海镇文史专家陈明发介绍,自古以来莺歌海台风活动频繁,莺歌海渔民先辈在大海的浪涛中摸爬滚打,磨炼出一种粗犷性格,也产生了许多与“渔”有关的生活习俗。
过去,莺歌海这片海湾是过往船只避风和生活补给的中转点。莺歌海的先人们在这里搭盖茅草棚、挖水井,让讨生活的路人歇脚,还搭建了妈祖庙让渔民和商人敬拜、祈祷。渐渐地,周边村庄的村民们挑来农作物跟常年在海上捕鱼的渔民交换渔产品,商船也经常靠岸补给粮油、蔬菜、鱼肉等,莺歌海继而成为人来人往的贸易港湾。
人与物交流频繁的地方,往往也能孕育出独特的美食风味。
“长白山的人参汤不如莺歌海的鲜鱼汤”,莺歌海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在莺歌海,海鲜制作的方式也颇为讲究,不论是清蒸、油炸还是炖煮,都能将海味发挥到极致。
咸淡水罗非鱼算是当地的特色美食。此鱼生长在河流的入海口,既能适应淡水,在咸水中生命力也极强。而当地人似乎更加偏爱咸水罗非鱼,咸水罗非鱼无土腥味,肉质鲜嫩可口。传统清蒸做法的咸淡水罗非鱼无需添加过多佐料,加入一些莺歌海盐,在水与火的碰撞间,将鱼肉的鲜美最大程度保留下来。
若是烹制鱼汤,则少不了要加入酸豆酱。莺歌海镇一带,酸豆树随处可见,酸豆树上结出的豆荚酿制而成的酱,可视为上乘佐料。经过小火慢炖,酸豆酱慢慢散开,甘酸的酸豆酱与鲜美的鱼汤交融,入口后鱼的鲜与酱的酸,交织出特别的美味。
地理名片
莺歌海盐场
莺歌海盐场和东方盐场及榆亚盐场并称为海南省属三大盐场。
日军侵占海南岛期间,发现了莺歌海优质的海盐资源,曾进行大规模勘探并编制盐场开发计划,打算建成“东亚第一大盐场”。直至日军投降,莺歌海盐场并没有建成,相关资源被国民党琼崖当局接管,在崖县(今海南三亚)成立了盐场筹备处,但是最终以“边疆开发,备极艰辛”为由搁浅。
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陶铸在视察海南之后,决定建设莺歌海盐场,并在广州成立莺歌海盐场筹建处,从而正式拉开建设序幕。经过两年艰苦奋斗,莺歌海盐场于年建成并顺利投产,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和长芦盐场、布袋盐场并称为我国三大盐场。长芦盐场位于河北和天津境内的渤海沿海,布袋盐场位于台湾岛西南沿海,莺歌海是我国华南地区首屈一指的盐场。
莺歌海盐场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建在海山之间,尖峰岭的连绵群山挡住了来自北方和东部的台风云雨,使这里长年烈日当空,有充分的光热进行盐业生产。加之这里的海水含盐度高,从而造就了得天独厚的盐业生产条件。
(徐晗溪辑)
地名志里的海南村庄“带盐人”
根据刘剑三等学者整理的《海南地名志》统计,在海南,很多沿海市县都有“盐村”。可见,盐与海南,是有着多么幽深的历史渊源。在海南,“盐灶”的发音是闽方言“仰姆造”(口语音译)的音化词汇,灶字代表这里的人们是以煮盐为谋生手段。
海口
盐灶村、八灶村、上灶村、下灶村
文昌
盐灶村、盐灶园、盐寮村
琼海
盐寮村、下灶村
万宁
盐墩村
儋州
盐丁村、新州盐场、
三都盐田(今洋浦古盐田)、
木棠盐场、盐灶队
东方
八所盐场、盐编村
澄迈
盐丁村
临高
道灶村
陵水
盐堆村、盐灶村、盐尽村、灶仔村
乐东
中灶村、莺歌海盐场
(海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