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海南日报
■本报记者李梦瑶
5分钟,可以讲一个怎样的故事?
昌江黎族自治县委书记陈儒茂从一朵“花”说起。
“去年,村民自营的民宿、农家乐户均增收15万元,近百户群众销售特色农产品,户均增收2.2万元!”8月2日,省政协会堂,站在巨幅的昌江王下乡风景图前,他将这个曾经不通车、不通电、不通网的深山黎寨,是如何开出“文旅花”的故事,娓娓道来。
讲故事的人语气高亢,台下听众聚精会神。
当天,一场别开生面的“擂台赛”在这里举行。
“打擂台”的是谁?来自全省18个市县的党政主要负责人。
比什么?乡村振兴亮点。
“糯米二两肉二两,五张粽叶一蛋黄,三纵三横紧紧绑。”定安县委书记刘峰松的故事开篇颇为诱人,他将“亮点”浓缩在一个个定安粽里,“如今,定安大大小小的粽子企业有多家,粽子品牌有50多个。”
“我们跳出椰子只适合在沿海规模化种植的惯性思维,攻克‘椰子上山’的技术堵点,把椰子种出了‘科技范’。”屯昌将金椰子作为产业切入点和发力点,该县县委书记凌云的讲述则从一个个金椰子开始。
“我们比照广西螺蛳粉、福建沙县小吃,以‘三促、三化、三联’为抓手,打造文昌鸡特色产业,助力乡村稳步振兴。”轮到文昌市委书记龙卫东登台,故事的主角当然是一只只文昌鸡。
从定安粽到金椰子再到文昌鸡,一个个活色生香的“5分钟”,串起一幅亮点纷呈、交相辉映的乡村振兴画卷。而这样一幅画卷里,当然少不了人的故事。
将柚子从3.5元一斤卖到元一个的“柚子夫妇”,是澄迈小有名气的新农人。他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澄迈县委书记尹丽波给出答案:“品质”和“品牌”。
昔日的贫困户梁冬梅,今年收入15万元,住进了“荔枝楼”。海口市委副书记、市长丁晖说,她的幸福源于火山荔枝品牌效应,而后者又离不开“品牌响、物流快、上市早”三个关键词。
从渔村姑娘到全国冲浪冠军,黄莹莹的成长故事是万宁抓住人才“金钥匙”的一个缩影。万宁市委书记盖文启说,万宁解锁产业致富密码的“金钥匙”还有党建、生态和政企协作。
对于不同市县而言,打开乡村振兴大门的“金钥匙”各不相同。“金钥匙”怎么找?擂台上,每一位讲述者都给出了不同的“答卷”。
“答卷”,没错。这是一场“讲”乡村故事、“亮”工作成效、“比”工作干劲的“擂台比武”,各市县“比武者”逐一登台、各显身手,来自国内高校、省相关部门的评委现场亮分,真刀实枪。
“95!”这是当天的最高分,得主为昌江,得分来自主题内容、语言表达、展示台风与展示时间的综合考量。实至名归,讲述者结尾时发出的那份邀约——“木棉花开时,我在黎花里,等风又等你”,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登台打擂”是为了互学互比、以竞促干,而当一条条从基层实践中摸索出来的金点子频现时,“擂台”也俨然成了集智慧、开思路的“课堂”。
从三亚“钱粮双丰收”的做法,到陵水远景村通过走传统农业组织化生产之路实现逆袭,再到琼中以国企平台公司吸引一批社会资本进村……正如当天的评委、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汪三贵所言,当18个市县的18个实践故事一一铺陈开来,构成的正是一幅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琼岛乡村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