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海南文昌孔庙。(资料图) 洪坚鹏 摄中新网海口8月29日电(记者洪坚鹏)记者从29日下午举行的海南省民政厅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海南省民政厅结合地名普查,详细收集地名的渊源、沿革、含义等文化信息,截至目前全省共采集地名条目5.1万余条,其中历史地名条,为加强地名文化建设提供了第一手原始资料。海南省民政厅副厅长石清理在发布会上介绍,地名的产生与人的活动密切相关,与历史、地理、语言、文字紧密相连,是人类文化的活化石。海南地名是中国地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见证了海南岛历史文化的发展变迁,具有独特的海岛印记。据了解,当代海南地名文化主要有文化历史悠久、地貌特征突出、物产涉类众多、族群特点鲜明、地名读音复杂、一地多名、地名的口语与书面音义差别较多等7个特点。如琼山、澄迈、临高、文昌、吉阳、万宁、陵水等地名得名都在北宋初以前,府城、儋州、旧州、文昌孔庙、黎母山、五指山、铜鼓岭、烈楼嘴、白马井等都是明代以前的古地名,历史非常悠久。而海南地名的族群特点,突出表现在不同语言的地名上,如闽南语中带“堀”的地名遍布闽南人聚居地,数量极多。据统计,全省带“堀”的地名共有43处,如石堀水库、山堀桥、石堀等。临高话称“田”为“那”,冠“那”的地名全省不完全统计有多个。黎族语言称“田”为“什”,如保亭的什玲、琼中的什班等,都集中在海南岛。年3月,海南省民政厅组织开展“家在海南·铭记乡愁”首届海南地名文化系列征集评选活动,征集挖掘和整理出了一批动人的海南地名故事,评出海南首批十大古街老巷、十大名人故里、十大红色圣地、十大黎族苗族乡(镇)村地名。据不完全统计,“海南地名文化系列活动”一词在百度、等搜索次数高达近万条。石清理说,近年来,一些地名文化遗产面临被破坏、被遗弃的危险,一些老地名也逐渐消失,有的地名被当作一种标签或商业品牌,任意改动,任意起名,严重影响了地名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此外,广大民众对地名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5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