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特辑各地粽子吃法大不同,来看看你吃

端午安康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临近节日,似乎整个六月都是被粽香环绕的。粽子,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庆食物。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中国人爱吃,在吃粽子这件事情上,也毫不含糊,南方北方乃至各个不同的区域之间口味都大不相同,有自己的特色。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各地有代表性的粽子,看看你吃过哪些呢?01华东地区南京:南京传统粽子的形状非常丰富的,主要以小脚粽为主,包粽子的粽叶最常用的是芦苇叶。南京在饮食上兼容并蓄,粽子馅料较多。南京最传统的粽子是白糯米粽,蒸熟以后蘸糖吃。杭州:杭州粽其代表就是百年汇昌店的“塘栖粽”,主要特点是五花肉、绍兴酒、杜糯米、青竹叶、土灶头、铁锅子、老汤煮。杭州粽蒸煮上也有独特手法,要求时间特别长,强调“千滚不如一闷”。嘉兴:嘉兴粽子为四角形,有鲜肉、豆沙、八宝等品种。如鲜肉粽,常在瘦肉内夹进一块肥肉,粽子煮熟后,肥肉的油渗入米内,入口肥而不腻。浙江多数地方尤其是浙西山区居民祖祖辈辈、从古至今都有用甜茶煮粽子、煮茶饭、煮茶粥的传统习惯。浙江蛋黄鲜肉粽闽南:厦门、泉州的烧肉粽、碱水粽皆驰名海内外。烧肉粽的粽米必选上乘,猪肉择五花肉并先卤得又香又烂,再加上香菇、虾米、莲子及卤肉汤、白糖等,吃时蘸调蒜泥、芥辣、红辣酱、萝卜酸等多样佐料,香甜嫩滑,油润而不腻。闽南的粽子分碱粽、肉粽和豆粽。02华南地区广东::广东粽子形状有金字塔型、条形与三角锥形等。品种主要有咸肉粽、枧水粽、豆沙粽等,其中咸肉粽最受欢迎。咸肉粽主要用糯米、五花肉和绿豆,有的还会加入咸蛋黄、冬菇、虾米、瑶柱、栗子、花生等调配为馅,口味咸鲜香,风味更佳。广东咸肉粽广西:桂中地区喜包形态酷似枕头的大枕头粽。在粽子包制过程中的配料方面又各有特色。如桂林人包粽子喜加点碱粉,以煮熟的粽子产生碱香味;而全州人包粽子喜欢用稻草灰水浸泡糯米,用这种方法包制出来的粽子既有适中的碱香味,亦有诱人食欲的色彩。海南:与大陆北方的粽子不同,它由柊叶包成方锥形,重约半公斤左右,糯米中可放入咸蛋黄、猪肉、猪蹄、咸鱼、叉烧肉、鸡翅等作馅料。风味独具,热粽剥开,先有柊叶和糯米的清香,后有肉、蛋的浓香。海南粽子又以定安黑猪肉粽、儋州洛基粽子、澄迈瑞溪粽子最为驰名。03华西地区四川:四川人嗜辣,所以粽子也有甜辣之分,四川的辣粽,因制作讲究,工艺复杂,其口味独特。陕西:蜂蜜凉粽子,是西安、关中和陕南一带特有的流行夏令食品。它形似菱角,白莹如玉,清凉解暑。吃时用丝线或竹刀割成小片,放在碟子里,淋上蜂蜜或玫瑰、桂花糖浆。吃起来筋软凉甜,芳香可口,沁人肺腑,别有风味。04华中地区湖南:湖南汨罗历来以品种多、制作精巧而着称于世。汨罗的烧肉粽,糯米必选上乘,猪肉择三层块头,先卤得又香又烂,再加上香菇、虾米、莲子及卤肉汤、白糖等,吃时蘸调蒜泥、芥辣、红辣酱、萝卜酸等多样作料。05华北地区北京:北京粽子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其个头较小,为斜四角形。北郊农村,习惯吃大黄米粽,粘韧而清香,多以红枣、豆沙为馅。(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相关图书推荐非常遗产·中国元素民俗大观(上下)作者:孙晓杨再道《非常遗产中国元素》系列套书以12个分册,从人文角度,以美的视觉,为新时代背景下茁壮成长的孩子们,知识地、文化地、趣味和生动地传递中华文化的多样性。本丛书在深刻聚焦世界目光的源远流长与浩繁迭卷的华夏文明史中,将其流变中的人文历史、丰富内容、独特形态、谱系传承、现代演绎等,倾注时代主题,用平实、生动、鲜活与趣味的编撰风格,辅之形式多样的视觉与主体内容,向青少年读者们准确奉献一席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交相辉映的阅读盛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8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