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略产业研究中心
导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因为大数据、5G通信技术、无人机应用等技术的进一步应用,人们在改变工作生活方式的同时,也越发感受到新技术、新业态带来的积极影响。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领域的新技术生产高技术产品的产业群,通常被称为高新技术产业。因此,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仅是海南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措施,也是促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篇,仁略咨询将从发展现状、政策支持、发展问题和发展方向四个方面来研究海南省三大主导产业之一——高新技术产业。
01
海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市场规模增势足
高新技术产业正逐步成为海南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引擎,年,海南省实现工业总产值.1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亿元,占比达到50%。同时,海南高新技术企业市场规模增速快,年营业收入为.6亿元,同比增长11.3%;企业数量增至家,同比增长48.6%,连续3年增长近50%。
引培并举搭建平台强化科技
近年来,海南积极培育和引进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院所,搭建了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年,海南省政府支持专项经费约1.5亿元,海南新设省级重点实验室8家,院士创新平台6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众创空间2家,全省各类创新平台和服务机构数量累计达到家,不断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向前发展。
科研与创新活动活跃
近年来,海南省营造了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汇聚自贸港建设新生力量。年,海南省重大科技计划在“陆海空”领域、人口与健康、环境资源利用等领域立项支持16个项目(37个课题),总投资2.7亿元。同年,海南省专利申请数同比增长55.12%,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25.97%。此外,海南省科技厅成功举办了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海南赛区)暨海南省第五届“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海南国际离岸创新创业示范区建设暨区块链·数字资产交易技术创新高端论坛等等创新创业大赛。
以园区为载体规模发展突出
目前,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主要分布在交通便利、智力资源密集、经济基础良好的海口、澄迈、偷州等8个市县,且绝大部分高新企业位于产业园区。全省高新技术园区共19个,形成了特色发展、产业集群发展的态势,以海口国家高新区为例,该区聚集了全省33%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中狮子岭工业园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产业;海马工业园重点发展汽车工业;药谷工业园重点发展医药、医疗器械及保健品;云龙产业园重点发展食品饮料、农副产品深加工、旅游工艺品和休闲体育用品制造等轻工产业;美安生态科技新城重点聚焦生命健康、高碳低碳制造和前沿高新技术。
02
海南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支持
03
海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问题
产业发展用地不足
海南在国家战略中处于重要位置,自贸区尤其自贸港的建设,对海南而言是一项全新的事业。但是,海南省经济为岛屿性经济,没有腹地支撑,缺乏大规模的人流和物流,不适合大规模发展制造环节,产业发展用地不足。同时,由于地理区位限制,海南难以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辐射转移。因此,应从自身区域特色着手,依托国家战略,寻找排他性的比较优势,争取外部产业资源导入,可在其他区域寻求制造腹地合作,形成跨区域产业链生态体系。
产业基础薄弱
海南省经济总量小、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层次低、工业化进程慢、缺乏核心技术等等的状况,制约了海南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从海南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关联性来看,当前海南省多个产业的产业链构建尚未完整,缺乏某一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动其他产业协同发展的动力机制,因此,难以靠企业大规模的空间聚集和专业化分工而形成独特的集群竞争优势。
产业中坚人才匮乏
在经济学中,人才是一种资源,人才合理流动的过程是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人才,但长期以来,海南由于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偏低、教育科研力量相对薄弱、人才服务配套尚显不足等诸多因素局限,导致海南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不强等问题非常突出,而这就导致海南高新技术产业中坚人才的匮乏。
03
海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
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发展
近年来,海南省积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加快5G应用项目、智慧城市、智能工业发展,完善深海科技、南繁育种、卫星遥感等创新基础设施,以及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区块链、卫星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目前,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主要集中在生物与新医药、电子信息等领域,多为智慧密集型企业,员工中不乏“海归”和外籍专家,他们为海南的创新要素聚集贡献了力量。如科大讯飞,能将人工智能赋能于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园区、智慧城市、新基建等建设当中,提升了产业活力。
年9月《智慧海南总体方案(-年)》
聚焦推动新型工业、热带农业等优势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智慧物流、国际航运、国际金融、智慧会展等外向型高端服务业,做优做强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电子竞技等数字新产业,推动离岸创业创新和数据跨境服务,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建成立足南海、辐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开放型数字经济创新高地。
跨区域、产业集群的链条式发展
由于海南独特的自然环境与地理位置,以及有限的土地空间,海南不适合大规模发展制造环节,应当开展研发、测试、保障与服务等高附加值产业环节,同时,可在其他区域寻求制造腹地合作,突破土地限制,打造跨区域产业链生态体系。此外,海南制造业逡巡的根源在于物流成本偏高,但是,当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利润空间足以让高出的物流成本忽略不计的时候,制造业的瓶颈瞬间消失。所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关键是找准突破口,形成集群和链条。
年4月《加快海南科技创新开放发展实施方案》
支持海南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以更加开阔的胸怀吸纳全球创新资源,探索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促进人才、资金、技术、成果等要素跨区域、跨境自由高效便捷流动,形成海南科技创新开放发展新局面。
年12月海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
加快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以进一步推动油气、旅游、互联网、热带高效农业以及现代物流业等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海陆空”全方位发展
当前,海南省瞄准最有可能突破、最迫切需要发展的南繁育种、深海科技、航天科技等领域,正加速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深海探测、热带作物、空天信息等布局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建立与自贸港相适应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产学研体系,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研发力量,同时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年4月《加快海南科技创新开放发展实施方案》
提出要在海南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研条件平台,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深海探测、航天应用、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医疗旅游等方向培育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
以军民融合促产业发展
运用航天搭载技术,对具有应用前景的微生物等送入太空进行诱变,以服务于工业、农业、食品、制药等行业,发展太空经济,是开展深度军民融合应用的大趋势。因此,军工企业与项目在整个海南高新技术产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军工企业应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