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迈县位于海南岛北部偏西,火山岩分布广泛,在金江镇、永发镇及其以北的约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中更新世及晚更新世的火山喷发形成了凝灰岩、火山碎屑岩及玄武岩等,广阔的火山台地高出海面50-米,由于长期风化,表面普遍红土化,流水作用影响,沙泥堆积处土质疏松,易于耕种,这些地方很早便得到开发,在农耕发达及交通便利之地,形成村落。澄迈先民们因地制宜,利用火山石建造房屋,制作器具,创造了独特的火山文化。以火山岩建筑为载体的火山岩古村落是火山文明的代表,其历史文化价值突出体现在原创性上。虽受时代发展的影响和冲击,人居环境的和谐及文化传统的厚重仍使其坚定地存在,并熠熠生辉。
澄迈火山岩古村落形成时间由一千多年到几百年不等,现存房屋以清代建筑居多。这些村子的建筑几乎全用火山岩砌筑,石头铺路,石头围墙,石头造房,石门石缸,石槽石盆,与火山岩地形地貌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人文风光,作为琼北火山岩地区较有代表性、保存较好的古村落群,为中国乃至世界所独有。澄迈古村落火山岩建筑规模庞大,据对遴选出的27个自然村的统计,火山岩建筑面积达到近30万平方米,其占整个村落建筑总面积的比例达到80%。
澄迈火山岩古村落构成要素有民宅、宗祠、神庙、土地庙、池塘、古井、古树等,有特色的还有牌坊、碉楼等。古村落注意选址与规划,讲究风水,一般具有背山临水、座高向低(或者说后高前低,依山面水)的特征,与古人“前有照,后有靠”的风水学标准相符。村子一般有一到几口水塘,村前或村后有几棵古树(榕树居多),自然环境较好。古村落的民宅都是依塘而建,一般为平面网格布局(或者称梳式布局),一个巷子两边分,民宅在巷子两侧,一个院落套一个院落。巷子是村落公共交通的一部分,直通村外的大路。整个村落是环环相套的建筑群落,有几个巷口,有的巷口从外面看更像一户人家的户门,走进去才知道别有洞天,巷子纵深延伸,可长至几十米,两边像梳齿一样分布民居。虽然由于时代发展,火山岩民居的居住条件逐渐无法适应需要而导致大多数年轻人搬出老宅,但澄迈火山岩古村落并没有就此消失,其对家族及亲情的维系作用仍十分强大。澄迈火山岩古村落选址、格局与建筑充分体现了和谐的人居环境。
澄迈县火山岩古村落名表
村名
经纬度
立村时间
所属乡镇
石村
北纬:19°57′15.02″
东经:°02′36.43″
隋唐
老城镇
国社村
北纬:19°56′15.66″
东经:°02′3.90″
宋代
老城镇
马村
北纬:19°57′9.23″
东经:°01′38.15″
宋代
老城镇
谭昌村
北纬:19°57′30.58″
东经:°02′41.60″
宋代
老城镇
倘村
北纬:19°54′37.81″
东经:°06′24.50″
宋代
老城镇
龙吉村
北纬:19°57′10.67″
东经:°09′4.02″
宋代
老城镇
博罗村
北纬:19°44′19.49″
东经:°10′28.00″
宋代
永发镇
罗驿村
北纬:19°53′51.31″
东经:°06′53.39″
宋代
老城镇
美榔村
北纬:19°48′9.65″
东经:°09′16.28″
宋代
金江镇
大丰村
北纬:19°54′50.96″
东经:°02′32.09″
宋代
大丰镇
好用村
北纬:19°55′0.29″
东经:°06′10.25″
元代
老城镇
大美村
北纬:19°49′0.34″
东经:°08′21.53″
元代
金江镇
道僚村
北纬:19°59′0.41″
东经:°53′25.05″
元代
桥头镇
儒昂村
北纬:19°47′41.99″
东经:°11′54.70″
元代
永发镇
博厚村
北纬:19°46′36.90″
东经:°10′30.17″
明代
永发镇
那雅村
北纬:19°48′53.04″
东经:°09′55.75″
明代
永发镇
南轩村
北纬:19°47′30.62″
东经:°10′4.50″
明代
永发镇
文大村
北纬:19°58′19.57″
东经:°03′37.60″
明代
老城镇
道吉村
北纬:19°45′45.15″
东经:°10′18.18″
明代
永发镇
儒峨村
北纬:19°57′57.25″
东经:°08′58.01″
明代
老城镇
儒音村
北纬:19°56′22.07″
东经:°53′12.76″
明代
永发镇
秀灵村
北纬:19°47′14.82″
东经:°10′52.62″
明代
永发镇
儒陈村
北纬:19°48′24.52″
东经:°10′20.87″
明代
永发镇
扬坤村
北纬:19°48′59.13″
东经:°09′3.67″
明代
金江镇
太位村
北纬:19°46′56.20″
东经:°10′48.05″
明代
永发镇
美楠村
北纬:19°49′6.49″
东经:°10′25.92″
明代
永发镇
荣堂村
北纬:19°54′10.55″
东经:°06′26.16″
明代
老城镇
澄迈县有着丰富的文物资源。县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66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7处。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类别统计来看,古遗址3处,古墓葬22处,古建筑29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2处。从区域分布来看,金江镇23处,老城镇23处,永发镇7处,大丰镇6处,文儒镇2处,桥头镇2处,中兴镇1处,金安农场1处,昆仑农场1处。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澄迈县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共处。从类别统计来看,古遗址19处,古建筑71处,古墓葬79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39处,石刻9处。从区域分布来看,金江镇76处,老城镇62处,永发镇18处,大丰镇12处,福山镇9处,瑞溪镇8处,桥头镇8处,文儒镇4处,中兴镇2处,仁兴镇2处,加乐镇1处,农场共计15处(其中红光农场5处,金安农场4处,昆仑农场2处,红岗农场2处,和岭农场1处,西达农场1处)。从文物的区域分布情况来看,大部分文物分布在北部的老城镇老城片区、白莲片区和中部的金江镇美亭片区、东部的永发镇永发片区,即沿古驿道澄迈至府城沿地分布,南部和西部丘陵地区的文化遗存主要为古遗址和近现代重要史迹。众多丰厚的文物,不仅证明澄迈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县,也展现出澄迈县的民间建筑特色和风土民情。
以上文物绝大多数为火山岩材质,衙署、寺庙、民居、祠堂、墓葬、石碑、碉楼、牌坊、古井、桥梁,如此种种,涵盖了澄迈县几乎所有的文物类型。古建筑与石刻以火山岩为材质自不必说,历史时期的古遗址很多以火山石为残存遗物来证明着自身的存在。博罗曾口县治遗址仅留有石雕与散落的石质构件让人能去想象当年的繁华,美榔村仙寿庵遗址已毁坏殆尽,仅存殿堂处几块火山石构筑的残墙断壁。澄迈的古墓葬大多为明清时期,就发掘的情况来看,多为石冢墓或土冢石室。即使是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火山石的身影亦随处可见。不少战争年代用火山石砌筑的炮楼至今屹立,甚至于近年来修筑的渡槽等水利工程仍然就地取材使用火山石,
澄迈古村落的火山岩建筑大量保存。澄迈县有规模的火山岩古村落有近50个,老城镇与永发镇较为集中,据对永发镇10个自然村(南轩、美墩、儒陈、秀灵、美傲、儒昂、卜厚、道吉、那雅、儒音)的统计,其保存完整的火山岩建筑总面积平方米,人均12.64平方米。遴选出的27个火山岩古村落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多,且文物价值较高。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的有58处,占全部登记文物的四分之一还要多。县保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占全县的百分之四十。其火山岩材质的文物更具代表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