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海南日报
文\海南日报记者陈耿通讯员龚梓
许氏宗祠位于海口市秀英区东山镇大坡村,民间称“金公祖祠”,始建于晚明天启甲子年(年),创建者为族中举人许晖斗。宗祠在清代多次重修和扩建,年代,许氏后人又捐资重修,基本保持原样结构。年,海口市政府将许氏宗祠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年,海南省政府将其定为省级文保。
许氏宗祠建筑规模大,布局严谨合理,在海南宗祠建筑史上实属少见,宗祠内保存有各类风格门匾及浮雕、壁画,为研究海南宗祠的建筑技艺风格以及对研究明清时期的雕刻技艺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从许氏宗祠的文物遗存和家族文献,可以闻见这个姓氏几百年来的书香不断。
海口市秀英区东山镇大坡村坐北朝南,后枕火山岩风化后形成的砖红壤坡地,前拥良田千顷,隔着南渡江与定安县相望。年,南宋福建莆田举人许模上任琼州通判,成为海南许氏最早的渡琼始祖。许模卸任后,在文昌落籍,辞世后,三个儿子将其葬在当地“五龙港”。此后,其长子许全定居文昌东阁港头村,成为当地许氏的二世祖;妻子夏氏随三子许企到临高加利村落户,后裔聚居在临高、儋州等海南岛西部市县;次子许金是名庠生,曾任琼州推官,卜居琼山(今海口)南部的卜这村(后改为卜正村),后代开枝散叶,主要分布在今海口、定安、澄迈、屯昌、琼海、万宁等地,人口超过4万人。
翻阅许氏族谱,并参照方志的记载,发现许金的后人历来对文化教育十分重视,读书入仕者,在关键时刻敢于担当,将家国情怀付诸实际行动。从省级文保单位——大坡村许氏宗祠创建者那个家庭,就能窥斑见豹。
“五代袭荫”土知县
许金有三个儿子,老二真琪、老三真璋迁往文昌。老大真璮也生了三个儿子,大约在南宋末年的时候,老大仲虺、老二仲尵从卜这移居东北方向2公里处的大坡里,也就是现在的大坡村。
明代初年,许仲虺因平乱有功,于永乐三年(年)进京面见朱棣,被授官“土知县”,从他开始有五代人享受这一待遇。许氏宗祠里一块余年前重刻的牌匾“五代袭荫”,背后承载的便是这一家族的这件历史大事。
得此恩荣的第四代“土知县”,也就是许模的七世孙许恭宽,似乎并不满足于这种不劳而获的“袭荫”待遇。族谱称,他“赴京考职,丘文庄公作诗十首并序赆行”,丘濬欣赏并激励这位有志青年,可知他们的关系非同一般,遗憾的是丘公的文字在其传世的集子中无法看到,而许氏族谱中也未收入(或因亡佚而不全),许恭宽后来的足迹也不得而知。
许恭宽似乎有先见之明,因为明朝的“土官制度”持续不了多久就废除了。
原来,明初曾经沿袭元代的“土官制度”,但由于缺少监督,多数“土官”弄虚作假,虚报户数套取官方钱款,瞒报民情隐患等等,甚至盘剥当地少数民族,很多地方很快就出现反弹,叛乱不止,海南岛也不例外。
正统五年(年),琼州知府程莹奏请革去抚黎土官。“土官”被革之后,被称为“土舍”。许氏宗祠中有一块“钦差土舍”的牌匾,由于落款处文字残缺,无法得知其主人是谁,但显然与许氏当年的“土官”经历和背景息息相关。
大义一生许益光
落籍大坡后的多年间,许氏枝繁叶茂,人才济济,除却荐举和袭荫时期的人物,进入正式科举取士的年代,大坡许氏的读书人中,庠生、廪生、国学生、贡生、举人不胜枚举。
据万历《琼州府志》和《许氏族谱》记载,时间来到明代中后期,许氏八世中有位叫许益光的,天性谦让,孝敬长辈,友爱兄弟,将祖宗留给他的家业让给兄弟,捐妻子的梳妆镜匣帮侄女出嫁,在族中、乡里皆传为美谈。
许益光平生以读书为事,学问饱满,十四岁就进入府学读书,曾师从家乡附近的进士周宗本(正德二年即年中举,九年即年进士),周每次提问他诸子百家的经典,许益光都能对答如流。
许益光与贡生好友林仪鸢一起去广州参加乡试时,林得病暴毙,他便捐钱为其办理后事,事后又拒收林家人的酬谢。
嘉靖戊子年(年),许益光中举,名列广东第二——“亚元”,被授任湖广浏阳知县。由于周宗本与他亦师亦友,关系非同一般,知道学生上任后,竟不约而至,直接到县衙拜访许益光,一见面就在他手掌上写了一个细如牛毛的“子”字,许益光随即写了一个比周宗本手掌还大的“人”字,于是二人会意而笑。
许益光任上清正廉明,洁身自爱,创办学校,修缮文庙,止息争讼,端正民风,旌表孝子,救济鳏寡,可谓兢兢业业,殚精竭虑,以“人”为大,以“己”为小,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浏阳苗寨风土多瘴疠,历任几位县令深入其中丈量土地,都染瘴疠身亡。属下以前车之鉴,多次劝阻许益光不要前去丈量,但他慨然道:“苟能为民除戾,吾死而浏民生矣!”于是毅然前往,果不其然,丧命苗寨。当地老百姓闻讯如丧考妣,官方将其祀为名宦,记入《湖广通志》,名垂楚地。
许益光有五个儿子,都是读书人,除了在县学、府学,还有到太学(国子监)读书的,次子还是一名贡生。
许晖斗倡建宗祠
许益光的孙子中,有一位名叫许晖斗,于万历四十年(年)中举,初任湖广浔阳府推官,因为政绩卓异,升任北京顺天府推官。
在北京当官期间,有一年春季,许晖斗还奉旨迎接万历皇帝下地春耕、播种,蒙恩赐座、赐宴和赐“金丝种笼”。此后,许晖斗升任南京户部主事、山西清吏司主事,还曾担任钦差大臣出京考察地方官员和民风民情。
宦游一些年头后,许晖斗一度得以回乡休养数载。
天启甲子年(年),考虑到许氏已在大坡繁衍生息多年,尚无一间宗祠缅怀先祖,许晖斗于是召集族中热心父兄、子弟,捐资创建许氏宗祠。
清代,大坡许氏宗祠又多次重修和扩容,屈指一算,迄今已有近年历史。
晚明崇祯三年(年),许晖斗的儿子许汝都也考中举人,官至山西朔州知州、大同府同知。
君子之守,子孙之昌
后世修志者有人认为,大坡许氏能够成为明清以来的阀阅世家,是因为许益光德行高尚带来的福报,听起来颇有道理,毕竟韩愈就说过:“君子之守,子孙之昌。”
从大坡村迁居他处的许氏宗亲中,也有可圈可点的家庭和人物。
譬如,清代乾隆庚辰(年),性情旷达、诗文雅赡、跟许益光一样仗义疏财的万州人士许成德,考中举人,上任韶州府乐昌县训导。
当时,许成德的父亲许翰魁是潮州府潮阳县教谕,儿子许敦仁为韶州府翁源县教谕。彼时,在祖、父、子三名举人门下受教的文人雅士,多如牛毛,盛极一时,传为佳话。
海南宗祠类重点文保
国家级(1处)
石石矍村冯氏祠堂
澄迈县老城镇
省级(11处)
许氏宗祠海口市秀英区
黄忠义公祠海口市琼山区
邢氏祖祠海口市琼山区
曾氏宗祠海口市美兰区
孙氏宗祠三亚市崖州区
王氏宗祠定安县雷鸣镇
胡氏宗祠定安县雷鸣镇
高林张氏宗祠定安县龙湖镇
排坡莫氏宗祠定安县定城镇
李氏宗祠澄迈县老城镇
曲冲文氏宗祠万宁市后安镇
整理/陈耿制图/孙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