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农网」
蓝天白云下、灿烂阳光中、青山绿水间、乡野草地上,海南三亚大茅共享农庄里,洋溢着浓浓的乡愁记忆和醉人的田园诗意。12月15日,以“共建共享共富”为主题的年共享农庄大会在这里举行,来自全国三农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乡”约海南,探索以共享农庄高质量发展为抓手,促进共建、共享、共富的海南乡村振兴模式。
海南省委副书记李军致辞。
为了将海南乡村得天独厚的良好生态环境转化为“金山银山”,海南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发展共享农庄,目前共创建共享农庄试点家。近年来,一批各具特色的共享农庄已建成开园,产业特色初见雏形。年投产的88家共享农庄接待游客人数万人次,营业总收入8.5亿元,利润合计1.6亿元,推动了农民、农村、企业共同发展,共享农庄已成为海南三农新品牌。
什么是共享农庄?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赵咏望解释到,共享农庄是海南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按照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探索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新模式,通过发展新的经营模式、打造新业态来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共享农庄大会现场。
强农塑品,推动农业提质增效
“共享农庄的本质姓‘农’,还是以农业为根本。”赵咏望认为,海南共享农庄的发展必须在原来乡村的基本面貌之上进行开发,在投资者、农村集体和农民之间要有紧密的利益联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业态打造。
在海南屯昌梦幻香山共享农庄,一颗“小小的”柠檬年产量超过万斤,通过“企业出苗、出技术、包销路,农民种植、利益共享”的模式,带动附近村民增收。白沙五里路茶韵共享农庄的五里路牌茶获得中国有机产品认证,并成为海南首家获欧盟及美国有机茶认证的品牌,亩产值达4万元。澄迈洪安蜜柚共享农庄多亩挂果的无籽蜜柚,实现年产值0多万元,成为海南省首个获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每对蜜柚售价最高可达元。
三亚大茅共享农庄由大茅村集体经济联合社和远洋集团全资子公司三亚奥林匹克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村企合资公司投资建设,采用“公司+农户+合作社”模式,盘活农户闲置土地。通过种植高端有机蔬菜和热带水果,为大茅村民提供了多个工作岗位,村民人均年收入快速上涨,从年的元增长到年的2.15万元。
据统计,目前海南共享农庄农业基地总规模达万亩,种植养殖主要品种有石斛、芒果、荔枝、菠萝、火龙果、咖啡、文昌鸡、海南土猪等特色农产品,品牌效益较高。
赵咏望直言,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可以通过共享农庄的发展来解决,通过农产品的定制生产,将农产品从现货变成期货。
亲近自然,大会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进行。
三产融合,带动美丽乡村建设
年共享农庄大会现场共签约33个项目,总金额74.11亿元。白沙五里路茶韵共享农庄负责人王见君找到了合作伙伴,一家装配式模块建筑科技公司将投资万元为农庄建设5栋装配式建筑,缓解农庄用地紧张和民宿不足的难题。
“我们的五里路有机茶叶已经成为品牌农产品,作为共享农庄,目前我们正在加速三产融合。自贸港建设下共享农庄迎来新机遇,通过大会提供的合作平台,我们希望未来能在民宿开发、房车旅游、研学等方向有新突破。”王见君说。
澄迈洪安蜜柚共享农庄也与一家文旅企业达成了新合作。澄迈蜜柚共享农庄负责人黄晓玲称,双方签订了万元的露营旅游合作,该企业还为农庄提供文创设计、文旅融合新思路、新产品,让共享农庄“活起来”。
全国农旅融合的产品非常多,海南如何走出一条特色发展的道路?赵咏望认为,海南共享农庄在特色打造的过程中,应该对海南的农耕文化、乡村文化进行深度挖掘,让乡村更有吸引力。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在保护绿水青山的基础上,将自然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
保护绿水青山是发展共享农庄的共识。远洋集团海南公司副总经理丁琳参与了大茅共享农庄的发展全过程,在共享农庄开发过程中,保留了大茅村的原始风貌,对自然资源没有破坏。通过建立村企合资公司和农村合作社,将村集体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进行结合。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丁琳希望能在大茅村17个自然村城乡融合的基础上,实现乡村的宜居宜业,农民生活富裕富足。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下一步大茅共享农庄将加大乡村建设的投入,打造自然交互的社交乡村,建立“产学研”一体的平台,营造健康的田园生活方式,实现乡村振兴。
“我在大茅共享农庄体验到一个‘把乡愁变成诗和远方’的海南。”专程从武汉飞来海口参会的武汉市工商联主席阎志,冬日的三亚户外气温25度,除了感受到海南冬日的暖阳舒适,还感受到海南共享农庄建设的热度。三亚大茅共享农庄让人感觉到“颜值”与“价值”并存,正日渐成为海南农村的“爆款产品”。
“打造生态宜居、宜业、宜游的共享农庄,是海南未来乡村发展的方向。独特的气候条件、生态条件和旅游资源,再加上海南自贸港发展的政策红利,都是海南发展共享农庄的优势。”在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看来,共享农庄是海南乡村发展的有效载体,是海南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可以完善海南目前农业农村发展的短板。
签约仪式。
改革创新,激活农村沉睡资源
在探索发展共享农庄的过程中,海南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为了解决共享农庄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今年10月14日,海南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共享农庄发展的十一条措施》,从加强规划引导、完善报建机制、统筹用地保障、完善供地模式、简化用地审批手续等方面促进共享农庄高质量发展。
《十一条措施》以问题为导向,立足于解决问题,促进共享农庄的发展,共享农庄的发展也需要“全省一盘棋”进行规划上的统筹,实现有规可依。为此,海南还成立了共享农庄工作专班,针对共享农庄的工作机制,进行调度和督导,省内各个市县由市县领导牵头,多部门共同改善共享农庄建立的短板问题,保障《十一条措施》政策的落地。
海南共享农庄的发展,“唤醒”了乡村许多“沉睡的资源”,例如土地、农房和农副产品。海南通过共享农庄的发展,对乡村资源进行“一张蓝图”的规划,在顶层设计进行谋划,将闲置的资源进行开发共享,实现增收。
“海南共享农庄以乡村资源为平台吸引社会资金投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三产融合发展,探索出一条农民增收和城乡融合的发展之路。”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郑新立在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海南发展共享农庄是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了乡村振兴的发展政策,共享农庄唤醒了农村“沉睡”的资源,探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把资源变成资本,让农民增加收入的同时,也为大量社会资金找到具有稳定回报的投资出路,通过乡村振兴,激发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大新动能。
郑新立的感受来源于上个月在儋州开展的一次共享农庄考察活动,村庄通过引进一家民营企业利用村庄建设用地发展旅游业,使每户新增了四笔收入:企业为每户新建一套平方米的联排别墅,价值万元以上;节约的宅基地转让给企业建旅游设施,每户可得40万元,分20年付清,每年可得到2万元土地出让收入;未支付的部分借给企业使用,每年付给7%的利息;企业为每户安排一个劳动力就业,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4笔钱加一起,农村每户均年收入可达10万元以上,全村步入中等收入水平。
大会期间,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提出,要依托农业绿色变革,从发展理念变革、生产方式变革、产业结构变革、制度体系变革等四方面促进共享农庄健康发展,实现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引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海南省委副书记李军在大会致辞中说,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推动共享农庄建设。共享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在农村发展共享农庄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需要。同时,共享农庄是共享经济在农村的实现形式。海南近5年的探索实践证明,发展共享农庄实现了效率和公平的有机统一,推进了农民、农村和企业互促共赢,是农民农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
“共享农庄让乡愁可感可知,让田园梦想成为现实,前景无限美好。”李军认为,共享农庄既创造价值,又拥有颜值,一定能成为海南农村的“爆款产品”,海南真诚邀请广大有识之士共建共享农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操戈邓卫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