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五月初二,距离五月初五端午节只剩一眨眼的功夫了。此时,让我猜猜你心中的“端午”关键词吧?首先一定是端午法定节假日吧,初五到初七连休三天美美的,赶紧计划计划你的端午节休法吧。其次,当然是各式美味的粽子啦。看到这,你肯定流口水了。别急别急,我已经给客官安利10种超好吃的粽子,南北风味各具特色,保证让你大饱口福。1、京城派。北京粽子个头较大,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多以红枣、豆沙做馅,少数也采用果脯为馅,是典型的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京城派粽子2、古都派。蜂蜜凉粽子始于唐代,是西安、关中和陕南一带特有的流行夏令食品。它形似菱角,白莹如玉,清凉解暑。吃时用丝线或竹刀割成小片,放在碟子里,淋上蜂蜜或玫瑰、桂花糖浆。吃起来筋软凉甜,芳香可口,沁人肺腑,别有风味。古都派粽子3、宝岛派。宝岛台湾和大陆同根同源,当然端午时节也少不粽子。台湾粽子带有浓厚的闽南风味,品种甚多,有白米粽、绿豆粽、叉烧粽、八宝粽、烧肉粽。其中,烧肉粽最为流行,它的“内容”丰富多彩,包括有猪肉、干贝、芋头、蛤干、鸭蛋等,咸香美味。著名歌星邓丽君还以一首台语“烧肉粽”的歌曲而大受欢迎,由此可见台湾粽子在台湾饮食文化的地位。宝岛派粽子4、汨罗派。汨罗与屈原和端午节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相传,楚顷襄王十九年(前年),农历五月初五,爱国诗人屈原在汨罗江边悲壮一跃,投江而去。据《汨罗市志》记载,东汉建武(25年-56年)中,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忌日改投箬叶裹黍米的粽子于汨罗江,由此沉淀和演变成汨罗江两岸人民独特的端午习俗,汨罗粽子也成为了独具特色的端午节食品。与其他地方的粽子不同,汨罗粽子一定是牛角粽,外形呈牛角状,因为古时牛角用于祭祀,粽子便以此为形。汨罗粽颜色橙黄,晶莹透亮;入口糯软略粘,清香味甜。5、闽南派。闽南粽子分碱粽、肉粽和豆粽。碱粽是在糯米中加入碱液熟而成,兼具黏、软、滑的特色,冰透后加上蜂蜜或糖浆,尤为可口;肉粽的材料有卤肉、香菇、蛋黄、虾米、笋干等;豆粽则是用九月豆混合少许盐,配上糯米襄成,蒸熟后,豆香扑鼻,也有人蘸上白糖来吃。其中福建厦门、泉州的烧肉粽、碱水粽皆驰名海内外。6、琼州派。海南的粽子和大陆的粽子不同,它是由柊叶包成方锥形,重约半公斤左右,糯米中有咸蛋黄、叉烧肉、腊肉、红烧鸡翅等,热粽剥开,先有柊叶和糯米的清香,后有肉、蛋的浓香。特点是软绵、味透、馅多,食而不厌,回味无穷。根据制作原料可分为糯米粽、粳米粽、黑豆粽、灰水粽(枧水粽)等。其中以定安黑猪肉粽、儋州洛基粽子、澄迈瑞溪粽子最为驰名。7、禾城派。嘉兴的粽子历史源远流长。嘉兴粽子的历史,至迟可以追溯到明代。嘉兴粽子以糯而不糊,肥而不腻,香糯可口,咸甜适中而著称。其中,尤以鲜肉粽最为出名,被誉为“粽子之王”。嘉兴粽子因其滋味鲜美,携带、食用方便而备受广大旅游者厚爱,有“东方快餐”之称。8、姑苏派。苏州的粽子呈长而细的四角形,有鲜肉、枣泥、豆沙、猪油夹沙等品种,具有配料讲究、制作精细等特色。如猪油夹沙粽子,选用上等红小豆,煮熟后去皮滤沙,再加入成倍的砂糖和适量的油脂制成馅,裹扎时馅里还夹有一块肥肉,煮熟后晶亮甜美,油润清香。9、川派。我们都知道四川人爱吃辣,所以四川的粽子也有甜辣之分。四川的辣粽,因制作讲究,工艺复杂,其口味非常独特。真正的四川粽子传统粽子其实并没有任何内馅,更没有任何辣味。真正的四川粽子是以突出粽叶和糯米本色清香为主,再以炒熟的黄豆、花生、芝麻、白沙糖共研成沾粉为辅的碱水棕(又名青叶粽)为正。10、粤派。广东粽子形状有金字塔形、条形、三角锥形等,是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品种主要有咸肉粽、枧水粽、豆沙粽等,其中咸肉粽最受欢迎。咸肉粽主要用糯米、五花肉和绿豆,有的还会加入咸蛋黄、冬菇、虾米、瑶柱、栗子、花生等调配为馅,口味咸鲜香,风味更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8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