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琼西古驿道采风海南罗驿村需要建设怎样

有上千年历史的琼西官驿

“荷把锄头在肩上,暮归的老牛是我的同伴,蓝天配朵夕阳在胸前……”傍晚时分,当你走在澄迈县罗驿村村外的田野上,会忍不住哼起这首传唱甚广的流行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而地处琼北平原,建村有近余年历史的美丽乡村——罗驿村,村外是一望无际、阡陌纵横的田野,间杂着小湖泊与小溪,有如明镜和彩带般镶嵌在绿色的田野中;而村民正赶着牛行在田间小径中,这不就是都市中难得一见的乡村夕阳牧归图吗?

两年前的日湖,现在湖内已种上荷花两年前日湖旁边牛多,这种景象现已消失

(一)岁月如歌,唯有耕读文化脉搏跳动的传承永不曾停歇

琼西官驿与千年的琼西古道琼西古道上长满荒草,无人清理

当年苏东坡坐船从老城上岸后,必经罗驿村,因为这里有琼西官驿,是古时通往琼西儋州的必经的歇脚地。然而近千年过去了,东坡已矣,沧海桑田;当年通往琼西的古道早已改道,古道的绝大部分遗址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而作为当年重要驿站驻地的罗驿村,再也难复昔日交通要塞的荣光。若不是还有驿道石碑在此,谁又能想到?眼前这条大部分被荒草掩盖的火山岩小径,就是昔日大名鼎鼎的琼西古道。从某种角度上看,这也是一种幸运!正因为琼西古道改道,才使得这条古道得以保存至今;后人才得以重新挖掘、体验当年古道行旅的艰辛;后人也得以来此悼念和怀念曾经路过这里的大文豪苏东坡先生,感受其当年被贬海南时的心境与心路历程;这为罗驿村的人文历史内涵又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现存的琼西古驿道有米左右

正是因为古时罗驿村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通往琼西的咽喉要地,所以这里才得以聚集起一个数千人的大村落,这种规模的村落在古琼州也极为罕见,罗驿建村后一直拥有良好的耕读传承,古代历朝历代村中出仕的人口比例相当高,使得罗驿村被称为“琼岛文化名村”。因此留下众多的古迹与传说也就不足为奇了。而村里众多的文化古迹与传说也成为罗驿村村民世世代代的”精神食粮“;不断地哺育着罗驿村的子民。解放战争时期,罗驿村出现了很多位优秀的琼崖革命战士,解放后同样有不少村中子弟当上了各地的”父母官“,村里名人的英雄事迹尽都记录在古色古香、三进三重的李氏宗祠的展厅里;而隔壁就是村里的最高学府——罗驿村实险学校,村里的名人也成为众多莘莘学子的骄傲和学习的榜样。

古驿道铭牌古驿道上新修好不久的道乐桥村民文化广场,远处房子是李氏宗祠李氏宗祠大门的石狮子

徜徉在村里古色古香的牌坊之下;徜徉在火山岩铺就的青石板巷中;徜徉在火山岩垒起的高大炮楼之下;看着周围这一幢幢历经千年,而依然屹立不倒的火山岩古建筑,让人有一种置身于历史长河之中的错觉。虽历经千余年岁月的侵袭,有的火岩石外表布满了青苔;有的外表风化严重;但在耀眼的阳光照射下,每一块火山岩石依然呈现出其特有的花纹和黑灰色质朴的光泽;每一块火山岩石的表面依然清晰可见那一个个浅浅的气泡孔,似恒古不变的号角,在吹奏着一首首的岁月之歌;又似在口口吟唱传承着一段段传统的耕读史;让整个村庄似乎都洋溢在这种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中,使人陶醉与回味。

村里的重建的观音庙村里重建的道乐塔村里的火山岩石板古巷

(二)重塑辉煌,村里为建设村民宜居的美丽乡村苦苦奋斗

村里的村宣传招牌气势非凡

时代在发展,中国已由传统的耕读时代向现代工业社会迈进,而传统的中国农业社会发展传承也面临着如何转型发展的问题。

新时代的罗驿村在澄迈县率先开始了美丽乡村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也取得不少的经验与成绩。当然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这些或那样的问题,但不可否认,各地如何建设美丽新农村并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经验,各地都须在自身的实践中因地制宜的去建设美丽乡村。

驿园旁的湖,过去没栏杆,牛鸭鹅随进湖村里的月湖,过去没栏杆,牛爱进湖泡澡

目前,罗驿村全力在做的就是修缮村里的各种古迹,加强全村生态和环境和生态治理建设,着力恢复传统耕读历史文化名村的盛况。村里大力植树造林;修缮莲花广场;重修李氏宗祠;修缮各种古建筑;重建当年古驿道盛况时有关的人文景点。

李氏宗祠内堂正在大修缮

由于罗驿村面积比较大,要修复的古迹也很多,光靠村里的财力和政府的那点拨款远远不够。笔者在村里的莲花广场看到,为了修复古村里的古建筑,村党支部也在号召村民有钱有出钱,有力出力。村里绝大多数都是李姓的村民,大伙都有集中精力办大事的传统,而村里建的富丽堂皇的养老院就是群策群力的一个最好的明证。

近日笔者前往罗驿村采风,看到村里的环境比起前几年又有新的变化和进展,很多的古迹正在按部就班的修缮中,作为村里门面的李氏宗祠也在更换房上的旧瓦,地上到处是瓦砾,俨估成了一个大工地。

驿园旁的湖,已加装栏杆,湖水有改善

面全村的现有的四个湖中的三个湖,以往是村民的养鱼池,现在已被重新治理,湖水水质也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改善,在村里的”日湖“中还种上了不少的荷花来净化水质和生态。湖边的堤岸也进行修整,统一在湖边加装了火山岩栏杆,防止村民将牛或将鸭鹅等赶下池塘中去。

文奎牌坊节孝牌坊步蟾牌坊

而村里的文物牌坊比较多,有文奎、步蟾和节孝三座牌坊。对牌坊的修缮,主要是修整牌坊周边的环境,使之与周围的湖光山色协调,增加美感。文奎、步蟾两个牌坊的周边环境修整早已完成。村里西南面的节孝牌坊的环境美化工程纳入了“驿园”景点的一体化修缮中,目前工程已接近收尾,即将完工。而与古驿道文化相关的品茗和休憩景点——“驿坊(茶坊)”的建设早已完成。村里重要的景点:如马蹄井、古驿道、道乐塔、炮楼、重要人物古宅等重点文物和古迹的石碑铭刻与木牌介绍标注等工作均已全部完工。

重建的道乐塔,近景前的栏杆处是莲花池村里的驿坊南湖旁的驿园

(三)他山之石,新农村建设要走一条什么样的康庄大道?

马蹄井旁一根栏杆已折断

最近,笔者在采风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在文物古迹修缮过程中,村里同步维护和卫生环境治理方面仍留有死角,而村民素质也有待进一步提高。比如马蹄井有一根石栏被人破坏,而重建的琼西官驿里面,环境卫生很糟糕,存在明显的脏乱差。里面也没有关于“琼西古驿道文化”宣传的相关文化资料的收集整理或展示。另外古驿道上杂草丛生,也无人进行例行性的清理。

莲花广场里有村民乱扔牛奶饮料盒

另外,莲花广场的莲花池里看不见任何莲花的踪影,倒是看见里面飘浮着许多的白色塑料饭盒等垃圾。而在莲花广场上,笔者不时见到有随手乱扔饮料盒等垃圾的村民。可见要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乡村,不能仅仅停留在景点和文物的修饰上,更应在全村加强村民文明素质方面的教育,要长年累月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以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质水平。

最后,值得商榷的是:村里原生的植被绿化要加强,即便是移栽树种,也要移栽适合本地本村的树种;但村里绿化方面似乎有欠非常专业和接地气的考虑。村里很少见到火山地区常见的大片的龙眼树、荔枝树、黄皮树等,倒是见到许多源自非洲原生树种——小榄仁树(也叫“雨伞树”),尽管这种行道树的树型好看,但其与琼北火山地区村庄的乡村气息并不相符;村里还混种有许多种类的行道树,树种显得杂乱,缺少明显的地方乡村特色的树种,不利于形成琼北火山村特有的植被景观。

村里喜欢种非本地的“雨伞树”

琼北地区夏天炎热,夏季时间长;所以营造适合村里的绿化景观,对于村民和游客的休闲娱乐都非常重要。池塘里可以通通种上荷花、莲花。在空地上多栽种成片和成规模的竹林、榕树、杨桃、荔枝、龙眼等适合本地的遮阴乔木为好。现有的湖泊并不需要刻意浪费资金去造栏杆,地板也不需全部硬化,因为如果把村庄建设得与城市的景色无异,并不是一个好主意。游客来这里游玩,其实是想看一看与城市里完全不一样的乡野自然风光,而不是来看钢筋水泥的人造景观。村里只要把路修通,地上多种草,并辟出一定数量的停车位,并规划出一些适合游客亲近田间乡野等大自然气息的踏青或观光线路,游客自然纷至踏来、趋之若鹜。

尽管罗驿村的文物古迹多,但与其他的地方相比,也谈不上有多深厚;所以文物古迹的修缮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多举办和拓展有与之相关的活动,要靠活动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这样的乡村旅游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比如在古驿道上骑马、或辟出专门的地方举办关于古驿道的饮食活动等;又或者经常举办一些有关于采摘、踏青徒步和垂钓等活动。而一些涉及面比较广的活动需要村里联合县里或有关文化单位共同举办才行。

全村多种一点本地的果树才是最好的

那么,有关于罗驿村等许多美丽乡村的建设究竟要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呢?其实中心可以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来概括,那就是:“望得见山(绿);看得见水(清);记得往乡愁。”

作者:海军山文/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3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