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三亚疫情爆发后,澄迈县已经是第七次“全民检测”了。就是说,县疫情指挥部发出了七次“不落一户,不丢一人”的红头文件。实话实说,老者对“全民核酸”很怵头。七天时间,就要做七次核酸检测,无论大人小孩,无论鳏寡孤独,也无论是老弱病残,只要能走路,就要积极参加,不给政府找麻烦。
为啥对“全民核酸”很怵头?上次已说过了,首先是年老体衰,行动不便了,而核酸检测的广场又太远,据我驻地有两三公里,公交车停运了,就要艰难地步行前去,一瘸一拐而在所不辞。第二,天气太热呀,秋老虎烈日当空,一身大汗。广场上排队一站就是个把小时。年轻人排队都急得跺脚,而老朽的脚跺都跺不起来呀!第三,预防疫情的重要一环,大家都知道是“不聚集”。而要求的全民检测,不就是数百人聚集在一起吗,所谓的拉开一米距离,这个尺度如何把握先不说,真的拉开一米距离,就能保证平安无事?谁也不能打这个保票。
俗话说:上医治“末病”,中医治“已病”,下医治“重病”。新冠病毒是怎么形成的,又是如何传播的?这些科学问题尚在模糊状态,需要抓紧研究论证,尽快实现“治末病”的愿景,这是最重要最理想的“防疫”,要比“治已病”强百倍千倍。说到底,全民检测是在大水漫灌,是在大海捞针,是消极地检查“已病”的手段。再者说,治已病也要“精准施策”,检查确定的目标人群,一个人感染了,一家人当然要及时“核酸检查”,一个小区内出现了感染者,封控小区核酸检测,也是必要的,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排查出来核酸检查,同样在“精准范围”。
总之,在检测上实现了“精准”目标,既可以节约人力物力,又可以节约社会资源,更主要的,可以减轻社会的恐慌情绪。到了那个时候,老者肯定就不“怵头”了。
但愿这样的“愿景”能够到来,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