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天福山起义的参加者,是红色胶东精神的孕育者和传承者。在战争年代,他是一名身经百战、出生入死的钢铁战士,在和平时期,他是一名不忘初心、甘于奉献的革命老兵。他用自己的一生,书写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为这个时代矗立起一座精神丰碑。他就是“开国将军”“中国好人”“敬礼老兵”张玉华。
身经百战戎马一生
张玉华,年出生于山东省文登区文登营镇张皮村。年4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天福山起义前夕,党组织安排他以小学教员的身份,秘密投入起义准备工作,张玉华与同志们一同连夜赶写传单、标语,组织发动起义力量。年12月24日,胶东特委在天福山领导举行抗日武装起义,创建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张玉华任第1大队第1中队指导员。从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年2月,张玉华参加了胶东与日军正面交锋的 仗——雷神庙战斗,在7个小时的激战中,张玉华机智勇敢,毙伤敌人6人,在自己受伤的情况下,背着身受重伤的理琪,带队冒死冲出了包围,受到中共胶东特委和“三军”军政委员会通令嘉奖,获得战斗奖章1枚。
年,张玉华奉命率部转战鲁南。此间他参加了侍郎宅攻坚战、苏家崮突围战、仙姑顶突围战、马牧池反击战等战斗。在山东作战期间,张玉华3次负伤,一颗子弹打进了他的腹腔,直到离世,弹丸仍留在体内。
解放战争时期,张玉华率队转战东北,在辽沈战役中,张玉华任东北人民解放军第3纵队第8师政治部主任,8师首先攻克义县,歼敌余人。后与友邻部队一起攻克锦州城,歼敌人。辽沈战役后,奉命入关参加平津战役,取得胜利后,又挥师南下,21个昼夜行程余里,歼敌余人。年1月,张玉华任第40军第师政委,率部参加解放海南岛战役。他随主攻部队一起登陆,东进澄迈,驰援美亭,攻占海口,协同兄弟部队作战攻下榆林、三亚,海南岛于5月1日全境获得解放。
年6月 爆发,张玉华所在的第40军作为中国人民 的 梯队入朝参战。10月25日清晨,师在温井两水洞地区全歼李伪军的一个加强营,毙伤俘敌人。党中央将10月25日这一天定为中国人民 。在 中,师是 批出国的部队,是打胜出国 仗的部队,是连续参加5次战役的部队,是经历 全过程的部队。
年张玉华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奖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的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二级国旗勋章。抗美援朝战役回国后,张玉华历任第40军副军长兼炮兵司令员,沈阳军区炮兵参谋长、副司令员、副政委、政委,武汉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湖北省委书记,中共十一届中央委员,南京军区副政委等职。
博施济众感动中国
在经历了血与火的残酷战争之后,张玉华比谁都懂得如今生活的来之不易。
年,张玉华从南京军区离休,但70岁的他并未真正休息,而是尽自己所能发挥余热。他先后担任了家乡文登市(现文登区)几所小学及南京市二十九中等十几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定期给学生们上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年,张玉华捐款3万元,在文登葛家镇设立“华华奖学基金”。年,他将去世妻子的抚恤金连同3万元积蓄,捐赠给文登界石镇中心完小,设立了“振华奖学基金”。他还先后为家乡多所小学捐赠电视机、投影仪、书籍等教学设备和用品。
三十几年如一日,张玉华坚持捐款助学、捐资扶贫。他几乎把自己的工资都捐给了全国各地的困难群众,累计捐款近百万元、大米二十万斤,被亲切地称为“慈善将军”。年,张玉华获得了“中国好人”的殊荣。
年4月20日,张玉华将军回到故里,重温革命记忆,看望父老乡亲。在天福山起义纪念馆前,张玉华将军向纪念馆捐款1万多元,并为在场的干部职工讲述了当年起义的那段英雄壮举,教育大家铭记历史。
在张玉华的心中,没有小我,而是大家。他将金钱用到了最需要的地方,将力量奉献给了最需要的人们。
我把一切献给党和人民
年9月3日,张玉华作为抗战老同志乘车方队成员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经过天安门时,张玉华用颤颤巍巍的右手,敬了一个郑重无比的军礼,他的眼睛虽不如昔日明亮,但却饱含深情。这一幕,令无数人热泪盈眶、记忆犹新。
张玉华常说,自己有三个妈妈, 个是生母;第二个是人民;第三个是党。对生母,自己尽到了责任;对民母,他永远也报答不了,他在战争年代3次重伤,都是在人民群众的细心照料下得以康复;对党母,他的信念是,要永远听党的话,跟党走。他感恩党和人民,只要自己喘着一口气儿,就要为党和人民多做一些事情。
早在年,张玉华就写下了遗嘱:“我活着为人民,我的后事也要为人民着想,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不去做于死者无益、于活者有损的事。”他要求死后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把有移植价值的器官捐献给国家。年9月10日,张玉华将军在南京逝世,享年岁,按照他生前遗嘱,子女将他的眼角膜捐献给了南京市红十字会眼库,骨灰撒在起义的天福山上。张玉华留给子女的,除了战功赫赫的勋章外,就是在体内留存了77年、直至火化才取出的子弹。
舞剑誓卫国,卸甲时忧民。张玉华朴素的话语、赤诚的情怀,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老将军虽然走了,却留下了为信仰奋斗的典范、为事业奉献的传承、为人民服务的榜样。他与天福山同在,在天福山永生。(来源:Hi威海客户端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