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绿水青山”变现“金山银山”,促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海南省立足当地热带农业资源和农村生态环境优势,于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发展“共享农庄”,大力开展共享农庄试点创建工作,大力推进共享农庄建设,成为我国首倡开展共享农庄建设的省份。年海南省农业厅制定了《海南共享农庄建设规范》,进一步规范海南共享农庄建设。经过近5年的建设,共享农庄成为海南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推动海南乡村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年10月26日,海南省委副书记李军在海南省共享农庄现场推进会上强调,要把发展共享农庄打造成海南乡村振兴工作的新亮点。
一、共享农庄建设为海南培育出一批优质的乡村市场主体
截至目前,海南全省共创建共享农庄试点家,正式认定37家。在家创建单位中,既有农业企业、文化旅游企业、房地产企业,也有村集体经济组织。这些创建单位大多能坚持以农为本,围绕市场需求,发展特色农业。试点建设项目一般体量较大,多注重农旅融合。在年共享农庄创建试点单位的项目中,总投资超过1亿元的超过10个,最大投资额达到68亿元;有30个农庄的面积超过亩,其中最大的农庄面积超过亩;主营农产品种类超过百个。共享农庄多以现代化种植或养殖为依托,以绿色农业+旅居康养为主题,集休闲、旅游、观光、体验于一体,产业效益明显,成为带动海南乡村经济发展的主体。统计数据表明,年海南共享农庄接待游客人数共计.3万人次,营业总收入8.亿元,利润合计1.亿元。
二、共享农庄建设带动了海南热带农业提质增效
近年来,海南农业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整体效益不高、基础设施薄弱、经营风险大,农业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制约了海南热带农业健康发展。共享农庄是一种新的农业经济形态,具备了要素集成、适度规模经营和股份制等现代农业经济的核心特质。通过创建共享农庄,开展种、养、加、销等经济活动,实行雇工经营、企业式管理,采用先进科学技术运作,带动了海南热带农业提质增效。据统计,全省共享农庄农业基地总规模达万亩,种植养殖主要品种是石斛、芒果、荔枝、菠萝、火龙果、咖啡、文昌鸡等海南特色农产品,品牌效益较高。例如,澄迈洪安蜜柚共享农庄种植的洪安牌无籽蜜柚成为海南省首个获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白沙五里路茶韵共享农庄种植的五里路牌茶叶获中国有机产品认证,并成为海南首家获欧盟及美国有机茶认证的品种,亩产值高达4万元。
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共享农庄冯塘绿园当地村民制作的特色美食深受游客喜爱。
三、共享农庄建设引领海南乡村旅游业态转型升级
海南传统的乡村旅游业态以采摘园、农家乐、休闲农园和乡村观光为主,规模小,内容单一,服务质量低,经济效益差,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乡村旅游市场需求。近年来,通过创建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大力发展休闲农庄、乡村民宿、自驾露营地、户外运动基地等多种类型乡村旅游产品,提升乡村观光、休闲度假、康体养生、创意农业、农耕体验、文化演艺等功能,取得了一定效果。共享农庄作为一种乡村旅游新业态,通过不断完善餐饮、住宿、道路、景观、卫生等配套服务建设,在资金投入、项目设计、服务质量、运营管理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如三亚海棠稻香共享农庄自开业以来已经接待游客.5万人次,白沙阿罗多甘共享农庄共接待游客29万人次,定安香草田园共享农庄在年春节试运营以来短短几个月游客流量达5万人次。这表明共享农庄的旅游吸引力远远大于乡村旅游的传统业态。目前,海南“乡文旅”市场消费的主体从70后、80后逐步转变为90后、00后,乡村旅游的要素应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而逐步改变。传统“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仅仅只能满足基本的旅游需求。在乡村旅游需求不断升级的背景下,要深入挖掘“品、养、学、创、娱、淘”等乡村旅游新要素,提升乡村旅游活力。共享农庄作为乡村旅游新业态,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引领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孩子们在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大茅村大茅共享农庄参加研学活动。
四、共享农庄建设助力海南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作为海南特色的“三农”发展新品牌,共享农庄在不改变产权归属的前提下,通过市场主体的联结带动,有效利用农村的生态资源和闲置资源,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发展。海南创建共享农庄正值海南脱贫攻坚关键时期,当时,省政府提出共享农庄建设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建立起贫困户与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帮助贫困户持续稳定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使贫困户通过土地入股、出租、务工等方式增加收入。实践证明,共享农庄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以保亭雅布伦·享水谷共享农庄为例,作为首批入选共享农庄创建试点项目之一,雅布伦·享水谷共享农庄是全省首个扶贫济困型共享农庄试点项目,采取“共有、共享、共赢”的“三共”开发运营模式,将共享农庄建设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相结合,成为海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抓手,为全省探索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道路。雅布伦·享水谷共享农庄错落有致分布着溪谷养生区、田园康养区、山水康养区和综合服务区,以山水资源为依托,发展康养旅游产业,打造“泛旅游产业”大框架,以康养农庄为核心产品,发展山水养生、山林养生、田园养生、户外运动、农事体验、度假休闲等多种休闲功能产品,全面激活生态、农业资源的多元价值。政府、企业、农户三方共享收益,建立互利共赢合作模式。政府通过“造血式”精准帮扶,带领农民持续增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企业则围绕生态旅游、康养、民宿度假、新型农业生态开发等,整合多方资源,实现共享农庄的可持续发展;农户能够免费获得安置房,通过保底分红、浮动收益、劳务报酬等方式最大限度保障利益。据雅布伦·享水谷共享农庄总经理肖勇介绍,通过免费提供安置房、保底收益、浮动分红、劳务报酬、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等方式,项目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村民和村集体利益。目前,农庄内的南春新村村民通过土地入股,保底分红每亩元,共有54户人受益。第一次交付的28.5亩土地入股分红元已分到户。
五、共享农庄建设为海南培育了一批乡村振兴领路人
共享农庄是共享经济的产物之一。共享经济的本质是借助互联网手段,满足迥异的个性化需求,最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共享经济具有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特征,利于创新创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推崇。共享农庄作为乡村经济新业态,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平台经济”与“共享经济”融合发展的产物,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也存在一些风险。在实践中能不能做出吸引人的产品和特色?能否适合市场需求?能否取得收益?这些都是成功的关键。即使做出较有特色的产品来,其所消耗的资金也是无法确定的。海南省创建“共享农庄”,就是要通过先行先试的探索,先通过一部分地区及精英的尝试和努力,继而向更大范围加以推广。这就需要一些懂得乡村再造的人做领路人,引领更多人参与共建“共享农庄”。作为“领路人”,他们大多都能以打造精品的信念,在建设好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努力解决好乡村旅游产品单一、水平较低等问题,保证脱贫户持续稳定脱贫致富,带动乡村兴旺,以自身的示范效应,真正引领更多人加入到共建之中。在近5年的创建中,海南省涌现出一批共享农庄建设的领路人,如海口冯塘绿园共享农庄的王斌、五里路茶韵共享农庄的符小芳、定安香草田园共享农庄的陈宝迪等。
六、共享农庄建设激活了海南美丽乡村新动能
海南省60%以上人口为农业人口,80%以上土地为农村土地,美丽乡村建设对海南乡村振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近年来海南省以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建设、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为抓手,全面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农村环境卫生得到根本改观,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服务持续提升,乡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其中,共享农庄成为重要抓手,带动了乡村产业兴旺,激活了美丽乡村新动能。以三亚为例,三亚市整合形成6条以共享农庄为核心节点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在传统农家乐、乡村民宿基础上,拓展了婚纱摄影、运动绿道、研学基地、渔船海钓、农夫集市、田园民宿等新业态,形成了集观赏、娱乐、购物、科普、教育、研学、住宿、餐饮等于一体的复合消费新场景,激活乡村消费环境。
海南省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虽然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质的生态条件,但人口总量少,城市化水平低,必须走出具有海南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海南省在年出台了《关于以发展共享农庄为抓手建设美丽乡村的指导意见》,并大力开展共享农庄试点创建工作,大力推进共享农庄建设。从目前所产生效果来看,海南共享农庄建设促进了海南乡村高质量发展。随着《关于进一步支持共享农庄发展的十一条措施》的出台,海南将在加强规划引导、完善报建机制、统筹用地保障、完善供地模式、简化用地审批手续等方面,更好地促进共享农庄高质量发展。可以预见,在海南建设自贸港的优势背景下,在全域旅游发展新理念的支撑下,海南省大力发展共享农庄,必能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海南特色之路,为中国乡村振兴贡献海南力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